概述
海量数据推动数据中心向超大规模(Hyperscale)不断发展!
方案架构
数据中心内部光互联包括:
光传输:服务器和交换机以及交换机之间光信号传递。
光交换:SDN控制器识别出大流量业务,控制光交换机快速建立连接进行光层数据交换,降低功耗和延迟
全光交换 VS. 电分组交换机
参数 | 全光交换 | OEO交换机 |
技术 | 全光 | 光电光 |
开关时间 | 慢 (~25ms) | 快(us) |
开关时延 | 很低~20ns | 高(us~ms) |
每端口成本 | 低(无OEO模块) | 高(有OEO模块) |
功耗 | 很低 | 高 |
适合业务 | 大数据流 | 小数据流 |
速率/数据 格式透明 | 是 | 否 |
理想的应用 | 高速大数据流的 链路交换 | 分组交换和 业务梳理 |
主流大矩阵光交换技术方案
DBS | 3D MEMS | |
开关 矩阵规模 | 较大384*384 | 较大320*320 |
原理 | 直接光束偏转 (DBS) | MEMS镜片 二次反射 |
反馈 控制机制 | 数字位置反馈 | 光功率检测及抖动 环路控制 |
光学性能 | 插损低,回损小 | 插损大,回损大 |
抗振性 | 好 | 差 |
可靠性 | 好 | 差 |
混合光电交换是数据中心发展趋势
-- 高性能 提高吞吐率,减少了执行;时间,提高了任务运行效率
-- 低成本 简化了网络结构,节省了OEO;成本以及电交换成本
-- 低功耗 节省了OEO功耗及电处理功耗
-- 更灵活 网络拓扑更灵活,开通业务更迅速,负载均衡,带宽调整更灵活
数据中心光收发模块应用场景
-- Leaf-Spine交换机之间:单模,传输距离>500m
-- ToR-Leaf/Spine交换机之间:多模,传输距离 >20m-30m
-- 服务器-ToR交换机之间:AOC/DAC ~3-5m